张拉:一般采用多次多级张拉工艺,首先通过预张拉将各束钢绞线拉直,每级张拉要稳定一段时间以便锚索中预应力的传递和调整。两次张拉间的时间间隔较长,第二次张拉在次张拉的预应力基本稳定后进行,以弥补预应力损失。张拉的总吨位不小于设计吨位(含超张拉)。为检验锚固段设计,可先进行锚索拉拔试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则要修改设计。待腰梁养护期超过14天后才进行张拉,每级张拉稳定5-10min以上;
3、钻机就位
锚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4、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注浆。
①锚孔造孔完成后,应及时安装锚固体,并进行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 小时。
②应根据注浆材料、注浆方式和注浆压力,结合实际锚固地层情况,综合确 定选用相应的注浆设备。
③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细集料应选用粒径小于2mm 的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除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浆)和自由段二次注浆(补 充注浆)外,一般不宜采用。
④注浆时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并应在浆液初凝前完成。注浆体强度不应低于20Mpa。
⑤一般宜采用孔底翻浆方式注浆,直至锚孔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 时,方可停止注浆。
⑥注浆时应做好注浆记录。
⑦一次常压注浆一般采用全段一次性注浆;二次补充注浆适用于一次常压锚 固段注浆的情况,即在预应力张拉锁定工序完成后,对锚固体自由段进行补充充 填注浆;根据设计要求为提高锚固段的抗拔能力,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劈裂注 浆)。